Exness代理官网

巴菲特的最后一场股东大会:一个时代的谢幕与传承

Exness

2025年5月3日 ,,备受全球资本市场瞩目的伯克希尔·哈撒韦2025年股东大会在奥马哈如期举行 。这不仅是一次年度的投资者盛会,更被誉为“巴菲特的绝唱”——这位“股神 ”最后一次以CEO身份主持股东大会。

巴菲特和格雷格·阿贝尔

谢幕不代表终章 ,伯克希尔的新篇章悄然展开

在会上,巴菲特正式宣布,由现任副董事长格雷格·阿贝尔(Greg Abel)接任CEO职务。这是伯克希尔历史上最重要的权力交接 ,象征着一个投资时代的终结,也开启了伯克希尔未来的新篇章 。

关键信息 巴菲特 格雷格·阿贝尔 管理风格 安全边际 、稳健投资 数据驱动、重视科技与创新 主要成就 19.9%年化收益,5.5万倍增长 伯克希尔旗下多家子公司成功运营 未来展望 继续提供战略建议 推动数字化转型 ,拓展新市场

阿贝尔的继任 ,被市场视作伯克希尔可能更偏向“进取”的信号。作为掌舵伯克希尔能源业务的核心人物,他深耕基础设施多年,尤其熟悉电网改造、新能源并购等业务。这或许意味着 ,未来伯克希尔将加快在美国老化电网升级 、新能源投资方面的布局 。

尽管风格或许略有变化,但“安全边际”的核心投资哲学依然不变。巴菲特留下的是一个充满稳健理性的体系,而不是一套僵化的投资模版。

从1965年起 ,伯克希尔实现了年化19.9%的复利增长,总回报超过5.5万倍,这是投资史上的奇迹 。

指标 数值 投资年限(1965-2025) 60年 年化回报率 19.90% 总回报倍数 55,000+倍 股东回购行为(Q1) 无回购 2025年股价涨幅 +18.9%(跑赢大盘) 标普500同期涨跌幅 -3.30%

如今 ,阿贝尔接棒,伯克希尔进入新纪元 。尽管风格可能更激进,例如增持新能源与电网基建 ,但“安全边际 ”与“价值投资”将依然是其核心灵魂。

巴菲特对关税政策的公开表态

此次大会中,巴菲特罕见地对关税问题发表了直言不讳的看法:“关税是一种战争行为。” 他指出,当世界上75亿人都不喜欢你 ,只有3亿人自鸣得意地炫耀自己做得多好 ,这既愚蠢,也不明智 。

虽然他并未点名,但在当前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 ,这番话不免引发热议,有网友称他“和大统领唱反调 ”,也有激进派讥讽他“终将被白宫吊打”。但正是这种独立思考、不盲从、不逢迎的品质 ,成就了其在资本市场的独特地位。

巴菲特对宏观经济的深度忧虑

如果说过去的巴菲特始终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坚定信徒,那么这次的发言,则透露出前所未有的担忧 。他多次提到美元贬值风险 、美国巨额赤字的不可持续性 ,甚至罕见表示“美国财政政策让我害怕”。

他强调:“美国经济是一座教堂,同时也是一座赌场。未来一百年,关键是如何防止赌场吞噬教堂 。 ”这不是危言耸听 ,而是来自一个在市场沉浮60年的老人的真实警告。

同时,伯克希尔在一季度继续保持净卖出态势,减持了苹果、美银等核心重仓股 ,总计卖出高达1340亿美元的股票。这一动作配合创纪录的3477亿美元现金储备 ,无疑是在为下一轮可能的系统性风险留足弹药 。具体数据如下:

项目 数据(2024-2025年) 股票售出总额 $1340亿美元 当前现金储备 $3477亿美元(创纪录) 一季度净利润 $46亿美元 一季度运营利润 $96.4亿美元 一季度净卖出股票金额 $15亿美元 巴菲特的投资建议

1.给散户的启示:留有余地,莫要贪高

在市场波动加剧的当下,巴菲特的策略给散户投资者三点重要启示:

保留30%-50%的流动性 ,避免在市场暴跌时被迫割肉;

严控仓位,个人持仓比例建议控制在65%-70%;

绝不加杠杆,稳健是穿越牛熊的唯一通行证。

而面对年轻投资者的焦虑 ,他也一再强调,自己真正的巅峰期是在46岁到68岁之间才到来,每年收益高达40%。如果你现在还没赚钱 ,不要灰心,可能只是你还没到“发财的年纪 ” 。

2.对日本长期持股的底层逻辑

巴菲特此次重申对日本市场的长期信心,并表示将持有日本股票五六十年 。逻辑并不复杂:日本企业当前股息率高、负债低 、估值便宜 ,再叠加日元贬值带来的套利机会,构成近乎“无风险套利”的组合。

日本投资优势 具体指标 股息率 3%-5% 负债率 低于20% 套利机会 日元贬值

但他也坦言,一般投资者很难复制这一策略 ,关键在于伯克希尔背后拥有极强的信用能力 ,可以低成本融资,这也是大多数人无法效仿的重要原因。

巴菲特投资理念的传承与思考

巴菲特强调,他始终更重视资产负债表而非利润表 ,并提醒年轻投资者:

要与优秀的人同行;

要克制情绪;

财富积累靠长期复利,而非短期波动 。

语录节选 年份 “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...” 1996年 “美国从逆境中总能反弹。 ” 2020年 “永远不要与美国作对。” 2021年 “我出生在美国,是一生最幸运的一天 。” 2025年 写在最后:向巴菲特致敬 ,也要向自己负责

这是一个时代的谢幕,也是另一个周期的起点。在这场“最后的大会 ”中,巴菲特不只是分享了伯克希尔的经营策略 ,更留下一份智慧的遗产。他提醒我们,资本市场不只是投资的战场,更是理性 、信念与长期主义的修行场 。

他的忠告 ,我们不能全信,但值得反复琢磨。

正如1996年他在致股东信中引用的那句肯尼迪名言:“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,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。”